上,允许诸葛瑾将二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。
孙权收到刘禅的书信,沉思数天,便允许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。
就这样一波三折,二十一岁的诸葛乔于八月出发,九月抵达成都。
诸葛亮对其视如己出,并亲自将原字仲慎改为伯松,而且担忧其成为庸人,对其管教甚严。
“臣诸葛乔拜见陛下!”诸葛乔恭敬行礼道。
在诸葛乔行礼之时,刘禅也在上下打量,诸葛乔身长七尺六寸,眉毛浓密,鼻梁高挺,只可惜脸略长。
“不必多礼,来蜀中已有数日,不知伯松可否适应成都天气?”刘禅面色平静,语气略显温和说道。
“谢陛下关心,成都天气适宜凉爽甚好。”诸葛乔恭敬答道。
“伯松从东吴而来,东吴可有要紧之事发生?”刘禅问道。
诸葛乔略作思索后,缓缓说道:“丞相孙长绪(孙邵)病逝,吴王命太常顾元叹(顾雍)为相;曹丕再次兴兵伐吴,吴王整军备战。”
刘禅听闻,沉吟问道:“吴王为何不命张子布(张昭)为丞相?”
“吴王担忧丞相一职事务繁杂,出于为张公年老忧虑,是故以太常为相;同时吴王认为拳侯性情刚正严厉,若与之共事易起冲突。”诸葛乔犹豫再三,还是将孙权原话说出。
刘禅听闻摇头,笑道:“朕以为吴王乃不悦张子布,其性情刚正而已。”
诸葛乔沉默不言,刘禅继续说道:“只不过因吴王早年以射虎为乐,张子布言语劝阻,但吴王却不以为意。而后吴王钓台饮酒大醉时,张子布以纣王相比,规劝吴王。”
“故多年积累之下,张子布虽对吴王有辅佐之恩,但也难抵消吴王对其不满。”刘禅感叹说道。
“伯松,你以为如何?”刘禅话锋一转,对诸葛乔问道。
诸葛乔见刘禅相问自己,明白刘禅发问目的是想看自己归汉之心。
诸葛乔也不会迟疑,拱手答道:“张公身受孙讨逆遗诏辅佐吴王,功勋克举。孙讨逆在时自比齐宣王,而以张公相比管仲。吴王既不处宰相,又不以师礼相待。故臣以为此事之上,吴王不及孙讨逆也!”
刘禅听闻后,叹息道:“今三国鼎立,治国良才难得,吴有大才,吴王却如此待之;朕闻之,心不平也,若朕有张子布,必以师礼待之。”
“朕常因留恋后宫,贪恋美色。休昭(董允)多次以此进谏,朕每闻之惭愧不